北婆罗洲的海军基地,自从建成之后,一直是处在许进不许出的状态。
平日里除了系统兵来采买物资,负责对外的交流与物资运输以外,所有进入这些海军基地的人,都被限制了人身自由。
周辰麾下一直没有海军,却一直积极的从国民党乃至是民间搜罗海军人才,这些人就被他偷偷的送到了北婆罗洲。
当然,对外都是宣称在进行集中培训。
但民国海军的情况,就不用多做介绍了,不光是舰艇老旧,经费缺乏,远远比不过日本。
人才上面的问题更加严重,海军是高度专业化的军种,一名军官的成长和获得认可需要很长时间。
周辰不只是缺乏最基础的海员,负责指挥协调的军官,和负责把控全局的各舰舰长、舰队司令,他通通都缺。
尤其是后者,这个问题真的让他抓瞎,人家几十年才培养出来的成熟舰长、指挥官,他要靠什么来弥补这个缺陷呢?
他没别的选择,只能在矮个子里拔高个,像萨镇冰、沈鸿烈、陈绍宽这些人就不提了,年纪太大,战术思维老旧,让他们来掌控海军,航母派就别想有发展的空间。
周辰更加属意让一位年轻的将领来掌控大局,反正就中国现在这个情况,老家伙们也不见得比年轻人能多出多少海战经验。
反倒是年轻人身上的冲劲和学习能力,对海军的未来更加有利。
只是他挑来挑去,三十岁以下的,居然一个当过舰长的都没樱
没办法,只能将标准放宽,最后瞄准了中山舰舰长萨斯俊。
萨斯俊出身于福建闽侯的萨氏家族,这是中国近代最着名的海军家族之一(其叔公是海军总长萨镇冰)。
这样的出身意味着他从耳濡目染,对海军有极深的理解和归属福
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,受过系统的海军教育。从基层做起,历任副官、舰长等职,曾在“江贞”、“建安”等多艘舰艇上服役,经验非常全面。
当然,他今年四十二岁,不符合年轻饶标准,但胜在经验、威望和专业技能在线。
四十多岁,年富力强,正好是处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。
当时这位仁兄在国民党干的好好的,暂时还没有跳槽的想法,但周辰千挑万选才选中了他,怎么可能会提前征求他的意见呢?
于是他先托关系找来了萨镇冰,直接用战列舰图纸镇住了这位老海军。
接着,这位老先生一封信就将萨师俊从海军基地框了出来。
可怜的萨,还以为是要和家中长辈去上海叙叙旧,商量一下给族里的晚辈安排岗位,结果上了船才发现这方向怎么走反了。
等到了南洋,看到那一艘艘的日式军舰,给他整的一度怀疑人生,还以为自己到了东京湾。
好一阵才缓过神来,原来那个要被安排岗位的族里晚辈,就是他自己!
巨大的震惊过后,就是无穷的惊喜,国民党海军的那些破船,谁爱开谁开去!
老子爱的是巨舰大炮!
这支南洋舰队的司令部坐落在一处隐蔽的海湾处,此刻,司令办公室的门被敲响,一名作战参谋快步走入,将一份电文放在萨师俊的桌上。
“司令,总部急令。舰队全体即刻北上,目的地广州。命令已通过三重密码验证,确认无误。”
萨师俊的目光从海图上抬起,扫过电文,他有些意外,也有些忐忑。
对于这支海军的现状,他来这里的第二个月就已经摸得七七八八了。
这里基本上都是日本的现役军舰,战列舰以长门级居多,无论是数量还是平均吨位,都比日本联合舰队要更有优势。
但问题也很明显,那就是严重缺乏海战经验,只是他作为一名军人,军令一下,就绝不会因为心中的胆怯而退缩。
“执挟龙跃’预案,舰队进入一级战备。”他站起身,命令清晰果断:
“一、拉响战斗警报,所有舰长三十分钟内来此开会。
二、后勤部门按最大基数,立即开始补给燃油、弹药、淡水和食品。
三、技术部门对所有舰艇动力、武备、通讯系统做最后出航检查,我要确保万无一失。
四、情报与作战部门,立即规划三条北上航线预案,一时后呈报。”
参谋迅速记录,转身离去。
萨师俊拿起电话,接通各个部门:
“通信部门,监控所有频道,执行最高等级无线电静默预案。”
“基地防卫,立即封锁所有出入口,在舰队离港前,维持最高警戒。”
窗外,尖锐的警报声划破长空。原本寂静的港湾瞬间沸腾,无数官兵冲向各自的战位。
起重机的轰鸣与燃料管道的奔流声交织,驱逐舰的烟囱开始冒出浓烟。
整个基地如同一部沉睡的巨兽,在命令下骤然苏醒,露出了锋利的獠牙。
与此同时,南京方面,随着国民党一批高官的出逃,驻守在长江一线的士兵们宣告起义,先锋军快速进抵南京郊外。
常凯申其实并不情愿这么快就离开,中央银行金库里的黄金他都还没来得及搬走,这可是他东山再起最大的资本。
无奈形势比人强,先锋军用飞机在滁州一带空投了一些士兵,顿时先锋军打过江的谣言,便如野火燎原般四处蔓延开来。
南京一日三惊,无数达官贵人、富商名流携带家产出逃。
更要命的是,复兴社向他汇报,长江防线上不少军官立场动摇,甚至极有可能已经投降了先锋军。
这个时候再不逃,他生怕自己没有跑的机会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四大家族也不是所有人都逃往海外了,比如宋子文,他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,手上又没沾上血债,背井离乡干嘛?大不了在老家做个富家翁!
与宋子文抱着“富家翁”心态选择留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刚从苏联归国不久的蒋经国。
蒋同志在苏联度过了十余年时光,亲身经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澜壮阔,其思想观念与他的父亲已然产生了巨大的鸿沟。
常凯申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坚毅、眼神中带着几分陌生疏离的儿子,内心五味杂陈。
“经国,船已经安排好了,今晚就走,先去上海,再转道香港。”
蒋经国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,与官邸的奢华格格不入。
他抬起头,目光直视着父亲:“父亲,我们一定要走吗?国内局势尚未完全崩坏,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。况且,如此抛弃故土、远走异邦,非英雄所为。”
“转圜?还有什么转圜!” 常凯申猛地一拍桌子,情绪有些激动,“长江防线形同虚设,人心离散!先锋军势如破竹,再不走,就是瓮中之鳖!你我在苏联待过,应该知道成王败寇的道理!留在那里,等着被清算吗?”
“我与他们并非没有接触的可能,” 蒋经国的语气依然平静,却带着自己的坚持,“我在苏联时,也研究过他们的主张。或许……或许他们代表的,才是这片土地上大多数饶未来。父亲,我们的路,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?”
“荒谬!” 常凯申气得脸色发白,“你被赤俄的那套理论洗脑了!他们是乱臣贼子!是要毁掉我们几千年道统的洪水猛兽!你跟他们讲和?无异于与虎谋皮!”
父子俩的争论激烈而无效。常凯申的立场根深蒂固,他无法接受儿子的“离经叛道”。
最终,这场不欢而散的谈话,以常凯申强行命令侍卫“护送”蒋经国离开而告终。
然而,蒋经国并未完全屈从。在前往码头的路上,他利用混乱和侍卫中对时局感到迷茫的少数军官的同情,寻得了一个脱身的机会。
他没有登上前往武汉的船只,而是带着几名志同道合的随从,悄然消失在了南京城外的茫茫夜色郑
喜欢钢铁雄心1935:红警逆袭请大家收藏:(m.rtyq.com)钢铁雄心1935:红警逆袭如糖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